你这小子,在老夫面前也这般藏着掖着!
罢了,且先听你说说,这运河之事何时动工?\"
\"回大人,徐某已派人前往京兆府采买粮草,待明年开春,便可动工。\"
徐子建神色一凛:\"只是如今最要紧之事,却是防备西夏。\"
\"西夏?\"
欧阳修神色骤变,\"李谅祚已遣使汴京,请求重开榷场,此时怎会生事?\"
\"大人不可不防。\"
徐子建沉声道,\"庆历年间,李元昊便是以和谈为名,暗袭我边疆。李谅祚比其父更善权谋,如今西夏国内缺粮,极有可能故技重施。\"
苏轼折扇轻敲掌心,点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据闻西夏国内饥民四起,李谅祚若想转移矛盾,唯有挑起边衅。\"
郭奎却嗤笑一声:\"诸位大人未免太过杞人忧天。近日探马回报,前方并无异动,何须如此紧张?\"
徐子建目光如电,直视郭奎:\"郭都监,兵法有云"居安思危"。渭州地处防线前沿,万不可掉以轻心。\"
他转头望向欧阳修:\"欧阳大人,徐某建议即刻加强渭州防务,增派斥候探查西夏动向。\"
欧阳修沉吟片刻,点头道:\"公明所言有理。李师中,你即刻着手安排,务必确保渭州万无一失。\"
夜色渐深。
水阁外传来更夫打更之声。
徐子建望着舆图上蜿蜒的河道。
他心中盘算着明日便要着手筹备市易司之事。河湟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西夏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便会落下。
但他既已领命,便定要不负圣望,为大周朝开疆拓土,保一方安宁。
半夜一更,房外传来心腹周森敲门声。
“公子人带到了…”
一个戴着骷髅面具,身上纹着身的黑衣人半跪在地上行礼道:
“夜不收千户,赵世清参见厂公大人!”
徐子建抬了抬手。
“起来吧,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赵世清站起来,躬身说道:“回厂公,夜不收已经安排好了,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