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乱的详细文书,言辞恳切,条理清晰。
写完后,他将文书交给麻城县令,郑重其事地说道:“此事务必尽快处理。你即刻派遣译夫,八百里加急送往武昌府,交予巡抚张朝珍大人。”
麻城县令接过文书,肃然领命:“是,卑职这就去办!”说完,他匆匆离开,安排人手快马加鞭赶往武昌。
房间内,于文宏静坐片刻,目光深邃。
窗外,天色渐暗,于文宏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
第三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刘君孚便率领三百余人来到了白杲。他们的步伐虽显沉重,但脸上却带着一丝释然与期待。
于文宏听闻此事,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快步赶出去迎接。
刘君孚见到于文宏,率领众人齐刷刷地跪地行礼,声音低沉而恭敬:“于大人,老奴前来投降,还望大人能饶恕老奴。”说完,他深深地将头磕在地上,额头紧贴着冰冷的泥土,仿佛要将所有的悔恨与恳求都倾注在这一叩之中。
于文宏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跪在地上的众人,随后缓步走到刘君孚面前,沉声问道:“刘君孚,看来你对本人还是不太信任啊。”
刘君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安:“大人何出此言?”
于文宏直截了当地发出质问:“东山之上少说也还有数千人,你为何只带来了三百余人?剩下的人是你没带来,还是他们压根就不打算投降?”
刘君孚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自己瞒不过于文宏的慧眼,但此举背后自有他的苦衷。
短暂的沉默后,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解释道:“大人明鉴,老奴并非有意隐瞒。只是……山上的兄弟们有两个顾虑。第一,他们希望能够看到无辜的百姓被释放;第二,他们更害怕事后被官府秋后算账,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于文宏听完,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抬手将刘君孚从地上拉起来,随后对还跪着的众人说道:“大家都起来吧。”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但目光依然低垂,不敢直视于文宏。
于文宏对着刘君孚微微点头,压低声音说道:“你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可你有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