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清:第一廉官 > 第82章 平定东山之乱(3/4)
,如果此事被一些不怀好意的官员大做文章的话,朝廷的大军一旦抵达此处,山上的百姓都得死。”

    刘君孚闻言,脸色骤变,嘴唇微微颤抖:“大人……”

    于文宏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这样吧,本人书写一封告示,你派人贴到东山上去,还是要让大家尽快下山投降。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大的灾祸。”

    刘君孚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低声应道:“老奴明白了,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于文宏回到房间后,举笔沉思片刻,随后落笔写下了《招抚事竣慰东山士民谕》。他的笔锋刚劲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安抚与宽恕之意:

    [关于东山地区官员激化民变一事,巡抚部院以仁慈为怀,不忍心加以严惩。巡抚部院一向知道守宪徐慈祥素有贤名,副府王老成持重老练,因此特命他们前往安抚民心。又担心山中士民因疑虑畏惧而不敢前来,由于本人过去曾驻守岐镇,颇受当地百姓信任和爱戴,因此被选派前往安抚。

    于五月十七日单骑进山,士民果然消除了疑虑和畏惧。刘青藜之父率领众人欢迎,并哭泣诉冤。六月初三日,本人出山,前往守宪行署,士民们倾心归顺,表示愿意接受教化。本人仍宣布了巡抚部院的道德意旨。

    鲍洪功、陈恢恢、李公茂等人相继心悦诚服地归来,辩明了之前的过错,都表示愿意安家乐业。巡抚部院怜悯他们的无知,一概加以宽恕。守宪也广泛发布告示,严禁毒捕和仇家株连捏造罪名害人,采取多种措施保全百姓,使得那些曾经拿起武器的百姓安心无惊。

    现特此发布告示,晓谕东山内外所有人知晓:乱民已经平定,官兵已经撤走。凡是原本没有参与叛乱的士民,不必再有被逼迫胁从的忧虑,也不必担心玉石俱焚。毒捕不敢再肆虐,仇家也不敢再捏造罪名害人。大家各自安居乐业,共享山中的太平。此布告远播四方,使所有人都知晓。]

    写完之后,于文宏又派人抄写了数份,要求他们沿街张贴告示。剩下的一份,他亲手交给了刘君孚:“你将此告示贴入东山,劝说大家全部下山,早些恢复农耕。”

    刘君孚双手颤抖地接过告示,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大人……”他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