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清:第一廉官 > 第83章 一坎刚过又来一劫(1/4)
    第83章 一坎刚过又来一劫

    于文宏只用了十日,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草一木便结束了东山之乱,此等事迹在百姓之间传为佳话。

    这也足以说明了于文宏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借助这件事张朝珍那夜伏案疾书,狼毫笔尖几乎要戳破宣纸。案头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封面上。

    &34;臣以项上人头作保&34;写到此处,笔锋陡然一折,在&34;于文宏&34;三字上重重圈了朱砂。

    紫禁城的晨曦穿透雕花窗棂时,康熙正用银匙搅着珐琅盏里的参汤。吏部侍郎呈上的奏本在龙案上摊开,页脚还沾着江南的梅雨潮气。

    &34;又是于文宏。&34;皇帝忽然轻笑,&34;朕记得他当年一个人敢去土匪窝,一个人敢去强盗聚集地,可谓是有勇有谋之人啊。&34;

    吏部堂官一边点头奉承一边低声回答道:&34;圣上明鉴,于文宏确实是个难得得清廉官员,可如今武昌府已有知府在任&34;

    &34;让他回黄州。&34;康熙截断话头,参汤在盏中荡起涟漪,&34;告诉张朝珍,朕要的不仅是能臣,更是敢把乌纱帽挂在城门口的孤臣。&34;

    任命文书抵达那日,黄州城的石板路被自发洒扫得能照见人影。

    东街卖豆腐的老王头天不亮就支起摊子,案板上摞着三百个寿桃馍——正合于文宏当年减免的税银数目。

    城南戏班子扯开褪色的幕布,咿咿呀呀唱着新编的《单骑平乱记》,唱到&34;青天老爷踏露归&34;时,台下老妪的眼泪把蓝布衫浸得深一块浅一块。

    于文宏是在西时三刻悄悄进城的。他仍穿着半旧的鸦青直裰,惟独腰间换成了百姓送的葛布腰带。府衙照壁前那株百年丹桂开得正盛,金粟似的花粒落满他肩头,恍惚间竟像是披了件御赐的黄马褂。

    &34;大人!&34;新任通判抱着卷宗追上来,却见于文宏驻足在二堂月洞门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廊下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口樟木箱,箱盖上墨迹犹新:东山桑农敬献。

    于文宏的喉结动了动,忽然解下腰间酒囊,将烈酒尽数浇在青石板上。

    握着那份尚带墨香的吏部文书,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