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策固然重要,但朝政之事亦不可轻视。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身作则,为百官树立榜样。”
朱标听后,连忙点头称是:“父皇教训得是,儿臣今后定当更加用心于朝政。”
朱元璋点了点头,语气稍缓:“你明白就好。朝政之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标恭敬地应诺,心中却明白,父皇对自己的期望甚高,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负所托。
朱元璋转过身来,目光再次落在朱雄英身上:“雄英,你既然有志于东征,那便好生准备。但记住,出海之事,必须先报于咱知晓,不可擅自行动。”
“标儿,你也是,海禁之事重大,之前咱们没有成熟的水兵体系,咱听说雄英已经让人去弄培养水军的方法了,不如借此机会,东瀛事后,直接在各地征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兵。”
朱元璋的提议让朱雄英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可以为东征做准备,还能为大明的海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爷爷英明,孙儿定当全力以赴。”朱雄英坚定地回答。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朱雄英的聪明才智,相信他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雄英和朱标可以离开了。
两人恭敬地行礼后,退出了御书房,心中各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朱雄英回到自己的春和宫,立刻召集了心腹,开始详细讨论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训练水军的地点,最好是在沿海地区,这样方便我们进行实战训练。”朱雄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主子,我听说泉州那边的港口条件不错,而且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建立水军基地。”一名心腹建议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泉州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商业发达,可以为水军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
“那就这么定了,派人去泉州考察一下,看看是否适合建立水军基地。”朱雄英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正讨论着,黄珀披头散发的跑了进来,刚一入殿,就被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