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
“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但京师城外的状况,若不及时整治,恐怕会影响百姓的日常出行。”朱标诚恳地说道。
朱元璋沉思片刻,他知道朱标所言非虚,城外的混乱确实需要及时处理。
“标儿,你有何良策?”朱元璋询问道,他希望朱标能够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朱标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会。
“父皇,儿臣建议,可以暂时恢复部分徭役制,但要严格控制其规模和时长,确保不会给百姓带来过重的负担。”朱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而且,按照凤阳的那个制度执行也行,就是给百姓发工钱,然后管食宿。”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觉得朱标的建议既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又兼顾了百姓的利益。
“好,标儿,就按你说的办。但你要记住,此事必须谨慎处理,不可再引起民怨。”朱元璋嘱咐道。
朱标恭敬地行礼,他明白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也准备好迎接挑战。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朱标的声音坚定,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相信朱标能够妥善处理此事,维护大明的稳定。
“去吧,标儿,朕期待你的表现。”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朱标可以退下了。
朱标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开,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责任的敬畏。
朱元璋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另一边的朱雄英看着凤阳手下来报,也头疼不已。
当时弄来的奴隶,现在基本都安家落户凤阳了,但是主要的苦力还是他们在出。
耕地已经弄出来了,但是现在这群人,现在又开始了铁路的铺设。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大型机械,全靠人工一点点的去搬,工程量极大。
而且不能把人往死里用,这几万人,分成了三个组,每组干十天,每天又弄成了四班倒,每一班干六个小时,这已经是这种重体力活的极限了,再压榨下去,可能就要出人命。
人就这么多,每死一个人,其他人的工作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