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452章 御书房的烛火(3/4)
偶尔给项济说两句俏皮话,偶尔故意小鸟依人,贴着圣武皇帝的身子,表示亲昵。

    不知不觉,一碗乌鸡汤就被她喂完了。

    某一刻,察觉到项济恢复一点气色后,蓝锦儿疑惑道。

    “陛下,听宫里人说,宋国平定了,陛下何故如此劳累呢!”

    说到宋国时,蓝锦儿明显感到项济目光无神,似乎带着无奈,也带着失望。

    良久后,项济长叹一声,幽幽的道。

    “正是宋国平定了,诸多事宜朕都要过目啊,几十万将士的封赏,各主将的官位。”

    “还有几百万亩军功地,这些事办砸哪一件,都是伤国本的。”

    一个国家。

    尤其是一个人口近六千万的庞大国家。

    就算有满朝文武帮衬,皇帝每日要应对的事情都是海量的。

    何况,项济出身底层,

    他清楚的知道,有时候,满朝文武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是帮倒忙。

    人皆有私欲,天下熙熙,皆为利攘。

    大楚官僚历经百年,早已臃肿不堪。

    尽管项济跟周云,甚至包括崔中书,连续大治数次,但项济很清楚,没那么简单的。

    太祖项衍百年就说过,无论何种政体,无论何种生灵。

    只要数量庞大,必然会诞生三个阶级,皇族、权贵、庶民。

    这种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必然存在的客观事物。

    权贵会天生吸纳庶民的微薄空间。

    所以百年前,项衍创造了三权分立,杀一存九之术。

    只要大权贵在流动,他们没有固化,在流动过程中,每一个倒下的大权贵,都将是无数生灵的养分。

    而皇族必须维护帝国的机构正常,

    否则,这些倒下的养分,最终会被无数小权贵吸纳,如此帝国就瘫痪了。

    太祖皇帝说过,各代只管百年事,

    百年之后,只有楚人子孙后代的英雄来管理。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大楚也正值官僚腐朽严重的时期。

    所以最近,项济的压力很大,

    奏书里,到处是心眼跟玄机,他必须一一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