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而下曲阳之内的黄巾军呢,则更为不堪,可战之兵甚至不足三万人。
正因如此,汉军才能始终压制住黄巾军,使其难以翻身,只能依托城池固守。
毕竟,两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仅仅取决于兵员数量的多寡,更重要的还是实际战斗力的强弱啊!
可就在此时,局势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渊率领二十万黄巾贼众气势汹汹地杀向了河北地区。
尽管这二十万人当中的精锐之士或许仅有三四万之数,但即便如此,对于汉军而言,也足以构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了。
此时此刻,身处前线的卢植尚不知晓邺城已经被敌军攻破的噩耗。
他仅得知黄巾贼正在对黎阳发起猛烈攻击,于是魏郡太守急忙派遣五万大军前往增援。
怎料这支援兵竟不幸落入了敌人精心布置的埋伏之中,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即便是面对这般不利的局面,卢植心中依然充满忧虑。
自己最为担忧的并非眼前的战事失利,而是大军的后勤粮草供应问题。
当下,河北地区汉军所需的粮食,基本上全赖魏郡以及赵国两地予以提供。
倘若李渊的军队果真如他所担忧的那样,进攻魏郡和赵国,从而截断汉军的粮草补给线,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届时,卢植所率领的大军必将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之中。
恐怕只需一个月,这八万汉军大营可就不攻自破了。
这一点,恐怕连李渊也没想到。
这些只有当李渊查看起邺城的文书后才知道的。
自己居然无意间帮了河北黄巾军一把。
卢植不知道的是,在他担忧的时候,邺城已经被黄巾军攻破了。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大地上,但这温暖的光芒却无法驱散卢植心中的阴霾。
他站在大营前方,目光凝重地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消息。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狼狈不堪的斥候从邺城方向疾驰而来。
只见这名斥候身后还插着一支染满鲜血的箭矢,随着他身体的摇晃而左右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