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了足足十八万大军啊!
而且这些士兵皆为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如此庞大且精锐的兵力规模,其强大程度可想而知。
毫不夸张地说,李渊可以算得上是历代起义者当中,拥有兵力最为雄厚的那一个人了。
然而,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之事。
毕竟在李渊的管辖之下,共有大约一百四十万人,而其中超过半数之人皆是正处于青壮年时期的劳动力。
他们大多来自于颍川、河南、河内以及魏郡这四大郡县。
经过李渊这一系列的操作与安排之后,最终留下来可供调配使用的,也就只有这些青壮劳力了。
因此,对于李渊而言,他根本无需担忧抽调走这十八万大军会给整个并州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当作战目标被明确下来以后,无论是在场的哪个人,心底都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就连黄都和阎忠二人,此刻内心深处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于是乎,他俩二话不说,立刻转身离去,马不停蹄地赶回各自的营地,着手开始进行相关的战前筹备工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并非其他,而是眼看着就要来临的春耕时节。
这个关键时刻可容不得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与失误啊!
就在整个并州从上到下都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景象之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那位高坐龙椅之上、掌握着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刘宏,正满脸凝重地接收到一份来自边疆的紧急战报。
战报上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令整个朝堂都为之震惊——凉州叛军竟然对陈仓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原来,这支叛军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在陇西,天水一带进行休整。
期间,他们不仅对天水郡大肆搜刮掠夺,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满足那多达十余万之众的叛军所需的庞大粮食供应。
眼看着军中粮草日益减少,以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等一众领军头目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决定铤而走险,挥师进军关中地区的三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