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朱然朗声道:“诸葛亮乃大将军之弟,若大将军亲笔书信求援,诸葛亮看在胞兄的面上,还有汉吴本就是联盟的份上,定会出兵救援我们。”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诸葛瑾的脸上,诸葛瑾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诸位放心,国事为重,这封书信我义不容辞。”
随即,侍卫递上纸笔,诸葛瑾挥毫泼墨,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援信跃然纸上。他写完后,递给陆逊审阅,陆逊又逐一传阅至每位将领手中,无不点头认同,然后将书信放回案桌上。
陆逊转头望向诸葛瑾的副将兼其子诸葛恪,正色道:“诸葛恪,你与叔父诸葛亮多日未见,此次便由你率领一百精骑前往冀州送信。送信的骑兵和战马任你在军营中挑选,务必将书信安全送到,不得有误!”
诸葛恪抱拳应命,眼中闪烁着坚毅与决心:“得令!末将定不负大都督所托,保证完成任务!”
诸葛瑾与诸葛恪相视一笑,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愧疚。此功若成,或可稍减战败之耻,亦可弥补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愧疚。
众将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诸葛恪作为诸葛亮的侄儿,这层亲戚关系让其他人难以争功。
于是,诸葛恪在二十余万士卒中精挑细选,最终挑选出一百名精锐骑士。他们每个人都配备着最好最快的战马,在诸葛恪的带领下,准备出城执行送信任务。
当晚,丑时时分,万籁俱寂,唯有月光如水般洒落在城内外。
青州城的北门悄无声息地打开,吊桥轻轻放下。诸葛恪率领着一百精骑,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出了北城门。
月光照耀在尚未修筑完成的栅栏上,映出一片银白。诸葛恪等人小心翼翼地绕过栅栏,悄悄地从魏军的营帐中穿行而过。
然而,魏军巡逻队终究还是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刹那间,锣声大作,喊杀声震天。
诸葛恪挥舞着手中银枪,如同蛟龙出海,左右开弓,瞬间将拦路的魏军士卒纷纷挑开。
其余的一百精骑也都奋勇向前,向拦路的魏军士卒杀去。很快,他们便杀出一条血路,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待文钦、陈泰、夏侯衡、曹范等将率军冲出来时,早已不见了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