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子能有这样的眼光,倒是出乎了李斯的意料。
但最后,这“唯才是举”的政策还是没有下文,因为其中的阻碍实在太多了。
甚至,有可能让世家换个方式往朝堂中塞更多人。
“小公子,微臣有谏言献上。”
萧何忽然站了出来。
昨日,他曾和嬴子季闲谈之间,提到了此事。
嬴子季所言,让他大受启发。
一夜的功夫,已经将策论做好了。
“六国文字不同,我们可以统计六国学子,使用文字不同的试卷,张良兄博学多才,对六国文字皆有研究,此事他能够胜任。”
“至于考试的项目,不应当以各家之学为题,这样太过狭隘,可以考试治国的策论,各家虽学说不同,但只要能够治国,以不同的学说解开国策难题,又何尝不可?”
嬴子季听完萧何的看法,满意的点了下小脑袋。
老萧还是名不虚传,昨天稍微一聊,便想到了这么多。
准备六国文字的考题?
这来得及么?
要知道,这试卷可不是一点点啊,哪怕现在有了纸张,不像之前竹简那么麻烦,但要制造如此多试卷,得多少人去抄撰?
若是有十万人参加考试,便要十万张试卷,就是叫上整个咸阳认识字的人都未必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