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的马后来又卖得很好,商人们又不去大月氏来,反而骑着骆驼去大宛买马,带到中原,能挣到钱的只有最开始闻到钱味的几人,后来去的就没有一个不赔本。”

    “商人就像蜜蜂,哪里的花蜜最多,就都冲过去,其余的花也有花蜜,却没人要。”

    刘据听后,脑中闪出两个字,

    内卷。

    西域的商人也在内卷,

    这让刘据想到前世某些突然兴起的风潮,干这个挣钱,干那个挣钱,真挣到钱的,只有最开始的几人,其余都是炮灰罢了,人们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谁都不想承认自己是那个炮灰,

    西域商人太乱的思路很新奇,

    商人逐利,康大迈比喻恰当,逐利的商人就是蜜蜂,只会飞向最香的花,

    西域商人们都卷在一处,就没有将西域资源有效的运转起来,西域大小国家数百,每国的特产名物又各有特色,商人又多又乱又杂,集中于一处,反而把其余数百种都舍弃了,

    这么看来,疏通商道,激励制度这些法子都治标不治本,

    丞相霍光沉思:“从康大迈所言来看,能解决的法子只有一个。”

    “于是你就把西域商人都联合在一起了?”

    刘据看向康大迈,语气中满是赞赏。

    康大迈羞涩一笑,

    “我们是蜜蜂,要分工才能踩到蜜。”

    刘据和霍光对视一眼,康大迈说得简单,做起来可一点不简单,将杂乱无序的商人集中在一起领导分工,需要何等人格魅力和手段,

    “如果不是西域荒凉到如此地步,他们也不会听我的,我们都是商人,经不了商和死掉没什么区别,只能团结起来寻找办法。”

    霍光点头,

    确实是西域的情况倒逼着西域商人们团结在一起,不过就算如此,也非常厉害了。

    “我们就像蜜蜂一样,这个人今天在康居经商,就要一直在康居经商,那个人在大宛经商,也一直要在大宛。”

    蜂窝式的网格结构。

    刘据惊讶于粟特人的经商天赋,

    靠一个人是绝对玩不转,如果能做起这种蜂窝式的网格结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整个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