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清末小旗兵 > 第322章 指路人(2/3)


    但不管他们是什么人种,平时用什么语言,此刻他们对维罗妮卡的遭遇感同身受。

    一波接一波的呐喊宣泄着人们的情绪,也决定了这些人的命运。

    当“枪决”的审判被宣告的时候,站在下面的犯人好几个都站不住了。

    而人群爆发出的巨大欢呼声,足以让西伯利亚冬天的冷风望而却步。

    公审结束后,维罗妮卡一个人悄悄回到了赤塔车站。

    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作为中国撤侨营地时的样子了,只有一面黯淡褪色的五色旗,还有旗杆上贴着的一张破破烂烂的纸,证明着那段时光。

    女兵伸手摸了摸那告示,她不认识中国字,那纸在这里贴着一年多了,脆得不能碰。

    看着在指尖化为齑粉的碎纸,她微微发着愣,耳边好像又听见了那个中国人的声音,“去莫斯科吧!”

    “维罗妮卡,我的好姑娘!都过去了!”她的同伴从门外进来,轻轻抱着她的肩膀,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

    “不要再想了,我们是坚强的红军战士,那些过往的苦难不会打倒我们的,只会激励我们继续往前走!”

    罗维妮卡擦了擦眼角,跟着同伴走出了车站的大门,最后一次回头看了看这个改变了她命运的车站。

    还能再见到你吗?我的指路人!

    付宁这个时候正在京城发愁,并不知道遥远的赤塔还有人念叨他。

    他手上拿着近几年的气象记录,1919年冬天的降水量到目前为止比往年下降了三分之二。

    现在是腊月了,按照公历算已经进了1920年,但是京城还没见过一场像样的雪,就掉过两次雪粒子,连地面都没盖过来。

    不仅是京城,整个儿北方都是这样。

    付宁觉得连安记忆里的那场大旱,只怕要来了。

    他去找了安晨冬,把他的猜测说了一下,问农林部有没有什么应对方法。

    安晨冬板着脸摇了摇头,北洋政府这几年一直在打仗,南方和北方势如水火,哪儿有那个心思放在农田水利上?!

    “静安,其实中央气象局也有旱灾的预测,我明天就提报告,建议今年春耕换种的时间提前,把我们的宁新也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