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留到明年又是一波虫害!
这回没有一个人反驳他,他说一,大家绝不干二,整个儿这条沟都在忙着治虫子。
他还到镇上去,趁着赶集的时候,宣传控制蝗蝻的重要性。
不要看它们小就不管,长大就成灾了。
在这场大灾里,晨丰一号和宁新三号成了很多人的救星。
在飞蝗没有波及到地方,晨丰一号的耐旱性,让一部分田里有了些收成。
而蝗虫祸害过的地方,长在土里的马铃薯让一部分人多多少少有了些过冬的依仗。
付宁和安晨冬在种子上折腾了十多年,在这一天看到了成果。
就像付宁当初在阜成门的小土炕上想的那样,如果能有一个人因为这种子活下来,他这一趟来的就有意义!
可惜他们不是神仙,救不了所有人。
等到付宁秋后回京的时候,京城附近已经是灾民遍地了。
警察厅忙着把那些涌进城里来找活路的灾民往城外赶,有余力的人家开始施粥、舍药。
社会各界联合起来赈灾,发挥的效用居然比政府还大?!
也是一大奇闻!
连安已经把朝阳门外的大车店关了,不挣钱不说,还有可能被人哄抢,不如等明年形势转好了再说。
前门外的旅馆生意还不错,这个世界什么时候,都有日子过得舒坦的人。
城里还算平静,城外的街道上都挤满了灾民。
饿得无力移动的人,麻木的躺在街角,身子前面摆着个破碗,希望能得到哪怕一个铜板的垂怜。
还能动弹的人,把手边的孩子头上都插了草棍,哀求着每一个匆匆过路的人。
“买了吧!一个孩子,吃不了几口,您带回去就当是个玩意儿,他能干活儿,他什么都能干,您亏不了!”
还有一些大人头上也插了草标,大多是女人,数量不多,因为能卖的、好卖的,早就卖完了。
付宁去了两趟农林部,就扎在连府不肯出门了。
他实在是看着那些人心里难受,可他什么也做不了。
由于晨丰和宁新的突出表现,他和安晨冬被部里褒奖了,还说明年给他们拨一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