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清末小旗兵 > 第446章 五台山的替身文学(2/3)
不许自己这个儿子到五台山去。

    “那他干嘛不去别的山呢?菩萨道场又不是只有这么一处?”

    “你以为一国之君到五台山去,真的就只是烧香拜佛吗?”

    康熙和乾隆都曾经多次到过五台山,在这里他们接见过很多的宗教人士,特别是从西藏、青海和蒙古来的活佛。

    这些活佛可不仅仅是宗教符号,他们大多可以直接影响地方的政治走向。

    清朝的皇帝们通过他们,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控。

    五台山承载的就不只是菩萨道场了,有了更多的政治意义。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一次五台山都没去过的雍正,就显得有点儿单薄了。

    “所以他就找了这么个长得像五台山的地方,自己造佛像?这不是自娱自乐吗?”

    罗旭一巴掌就拍在付宁后脑勺上了,“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成了年的皇帝!那么多年的帝王心术不是白学的!”

    他指着那两箱子书说:“这里面有不少是各地的活佛给世宗皇帝的信,附带着很多开过光的法器。

    这表明他们知道这尊佛像,也知道皇上在造佛像,他们都身体力行的支持,不仅仅是宗教上,也包括各项政策的实施。”

    哦~~~

    付宁摸着下巴琢磨,就是说雍正因为老爹一句话,去不了五台山,又想跟活佛们联络感情,就找了这么个长得像的地方造佛像。

    那这儿就是五台山的替身呗。

    四大爷这是多爱替身文学啊?!

    人有替身,可以理解。

    这山也有替身?

    那干嘛整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他都是皇上了,大大方方的呗!

    “世宗刚登基的时候,根基还不是特别稳,他的兄弟们太强了,所以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孝,极孝!”

    作为一个继任的皇帝,他亲自给自己死去的父亲换寿衣,在葬礼上痛哭捶胸,对自己的生母也是极尽孝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说过的任何一句话,他都不敢明着反对,当然朝政除外。

    这尊佛像也就这个时候开始建的。

    开始的时候,肯定不是这么计划的。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