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九)(5/6)
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放在一起煮水喝,就像是给脾胃泡了个温泉,温补又舒适。

    讲到这里,脉象咱也得提一提,脾胃不好的人,脉象往往偏沉、偏弱,就像是没吃饱饭的小猫咪,软绵绵的。调理后,如果脉象变得有力、有节奏,那就说明咱们的“针灸+食疗”大法奏效了,脾胃正在慢慢恢复元气呢!

    岐伯再次说道:“陛下,你知道吗?要是人的肺部出了问题,再碰上阳明司天(古代中医术语,简单理解为某段时间的天时气候)没守好岗位,就像是肺部的守护神打了个盹儿,这时候,人的身体就会变得特别脆弱,三虚(也就是身体的三重防线都弱了)状态,简直就是给‘捣蛋鬼’们开了绿灯。”

    “更糟糕的是,如果这时候再遇上五行中的金元素不够旺盛(在中医里,肺属金),那就相当于肺部的能量库告急,这时候,有个叫‘赤尸鬼’的家伙就会趁机捣乱,悄悄溜进人体,让人突然之间就倒下了,这可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啊!”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吓得后背发凉,心里嘀咕:“这赤尸鬼也太恐怖了吧?”别急,岐伯可是给出了解决办法的。

    岐伯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可以拿起‘银针宝剑’,对着手阳明经上的穴位一顿‘挥舞’。这手阳明经啊,在现代穴位里,就是咱们手上的大肠经,你可以想象成是肺部的‘好哥们儿’,给它加强一下力量,肺部就有救了。”

    “具体怎么操作呢?你得找到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就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还有‘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对着这两个穴位,‘嗖嗖嗖’扎上几针,就像是给肺部发送了紧急救援信号。”

    “但是,光这样还不够,咱们还得再扎一针‘肺俞穴’,这可是肺部的直接‘保镖’,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差不多是两个手指并拢的宽度)。这一针下去,就像是给肺部穿上了一层‘防弹衣’,让那些‘捣蛋鬼’无处遁形。”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试试这些“银针宝剑”了?别急,岐伯的智慧可不止于此。

    想象一下,如果肺部真的遇到了“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