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九月,韩罪起兵讨伐长安的周楚政权,他认为各地都心怀异心,而他坐拥十万兵士,仅凭凉州一地,这是难以供养的。
唯有打下长安,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军事力量和编制,才能满足这些士卒的物欲。
更深层次来讲,把这些兵士消耗在了战场上,韩罪就不用承担那么大的供养压力,给这些士卒提供军饷。
而如果能够顺利打下,他也有办法能够继续供养这些凉州的兵士。
开来二年十月,长安震动,朝野慌乱,面对凉州虎视眈眈的韩罪,楚世煦开始调集军队,试图敕令南方各地的部队前往长安勤王。
然而在权力上的空虚,各地对皇室态度的薄凉,楚世煦的勤王令几乎没有什么人响应。
开来二年十一月,王从徽将长安的兵权交给了她的侄子王槐的手上,在太后看来,整个长安有过战事经验,还从事过军伍之人,尤其是能信得过的,只剩下了王槐一人。
王槐面对如此重任,最终接受。
开来二年十二月,王槐和韩罪交手,王槐据城而战,韩罪难以攻克,双方就在长安僵持了起来。
王槐心思狡诈多变,并非迂腐守成之人,他心怀大志,不堕于人,而他起初自恃才能,常常看不起他人,在遇到了楚世昭后,经历了长安之围的乱战,王槐因而收敛了性格,逐渐变得沉稳。
开来三年一月,王槐再度守住了长安,这让韩罪的速攻难以形成效果。
双方展开了拉锯战的格式,谁也奈何不了谁。
开来三年二月,在大周王朝陷入全面混战的局势之下,军事力量看似增强,实则进入了空前的内耗状态,匈奴人见机行事,不断地劫掠南下。
而此时此刻的楚世昭却不受任何的影响。
这不是楚世昭不想做事,是楚世昭在经历了种种状况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兵没兵要权没权要地位也没地位。
现在的楚世昭已经南下,跑到南边选择教书育人。
参团率百分百的楚世昭,这次是真参不了团。
大周王朝不带他,凉州集团不差他。
前者是楚世昭的兄长忌惮他,后者是楚世昭实在难以加入别人的家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