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长安渡 > 第十九章 初进私塾(2/3)
。与淳于意年纪差不多,但肉眼可见的比淳于意……怎么说呢,大约上班操心催人老,淳于意就是。

    “来这里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从这里出去的人也多,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叫我面上有光的。你们可知为何?”

    六人皆是沉默。阳中先生缓缓道:“学医与科考无二,甚至比科考更为艰难。科考只要腹内诗书满卷,自然水到渠成,而为医者,内经与百草是基本,还需不断地诊治病患才能称为大夫,这其中的道理你们可明白?”

    简单来说,科考就相当于高考,你平时学的,日常做的练习题都可能在考场上出现,无非是变换题型,再加上一篇由自己主观意识形成的作文,万变不离其宗。

    学医可不一样,现在在私塾学的东西都是一些理论,但要把理论用到人身上需要大量的实践。人类细胞本来就千变万化,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缇萦是这么理解的。

    要想让别人认可你医生的身份,那必须把药用的十分正确。如何把药用的正确,那一定得搞清楚患者得了什么病。

    六人又同时点头。“谁要在这条道上用不了心,趁早站出来,别浪费你我的时间。”阳中先生再次出声。

    第一排右边的少年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先生,我不喜这条道,可以走了吗?”

    缇萦的角度刚好可以看到少年的双腿已经朝着门口的方向,看样子只要先生一点头,他就会立刻冲出私塾。

    阳先生看了瞥了少年一眼,“周正,你的事你母亲说了算。”

    “我,我堂堂七尺男儿,一生怎可被个妇人左右,我的事我说了算。”周正急得脸都红了。

    “要是没有其他人,我们就开始上课了。”阳先生直接忽略周正。

    缇萦看周正的样子真是滑稽,像极了小时候班里最后一排的同学,想逃学又不敢,想听课又听不进去。缇萦心里感慨,看来只要在学校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差生’。

    “行医者讲究切脉出药,切脉是诊出问题所在,出药便是对症下药了。《内经》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阳盛的脉象则是浮、数、滑、洪,反之,沉、迟、涩、细是阴衰的脉象……”云云。

    缇萦头更疼了。在现代,医生可以分为中医和西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