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代公孙老太太来看望姨奶奶了。
老太太可算开朗些,一脸慈爱的拉着公孙凌轩问这问那,嘘寒问暖,公孙凌轩更加成熟了,十分自然的拖过老太太的手,言语清楚,恭敬谦虚。
缇萦站在一旁,心中嘀咕:这净业寺真灵,想什么来什么,撇开公孙凌雪不说,公孙凌轩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公孙凌轩从怀里掏出封信恭敬地递给老太太,“这是祖母托我带给您地信。”
王嬷嬷接过信,老太太顺势打开,将信好好阅览了一遍,随后高兴道:“好,不错!你这孩子,真是出息了!”
“这次也算走运。国家每五年有一次推荐入朝为官的机会,这次家里人费了不少功夫,原本推荐之人突生重疾,恐不能前往长安,我这才钻了空子。”公孙凌轩毕恭毕敬。
“不管是何原因,总是好事一桩。”淳于老太太笑的很高兴,“如此一来,你和凌志也算为公孙家长脸了。”
缇萦这才隐约想起汉朝的察举制。想来推荐有才能的人当官是察举制的雏形,这个制度的核心是由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考察并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在经过中央的的试用和考核再任命官职。
像公孙凌轩这样的文官是如此,周正那样的武官,应该就是在战场上拿功绩说话了。
如今是汉文帝时代,察举制应该有了科目和考试了,就是不知道公孙凌轩能考个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