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穿成何雨柱,开局就搬家 > 第464章 两位师傅迟迟不归,该如何应对?(2/3)
要把她连同孩子也都暗杀掉来制造混乱吗”

    \"那不可能。如今皇宫已被高度戒备。\"

    但有人提出了利用间谍行动。

    然而可靠线报表明赵姓内奸已经被处死, 没有任何成功的把握。

    “无论如何,这恐怕就是最后挣扎时刻!”

    大部分人都决定了孤注一掷。 有些人表面上表示一致意见但实际上已经悄悄向对方通报消息——毕竟牺牲朋友要比害己容易得多。 在历史上,不少类似事件中就有人因出卖别人而崛起成功

    “根据您的预测,各大门派正在分裂内部矛盾加深,并有不少领导人联系我们想要叛变。”

    碧霄钦佩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姐夫。 苏氏家族作为仙界顶尖的存在

    在神秘的幽谷之中,陈远抚摸着长须说道:“幸好纵横学派早已准备退隐,我只需安心等待最终的奖励。”

    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他拥有多年的治世经验,虽然最后被天道废黜,但这让他更清楚平衡与稳定的重要性。百家诸子虽有不少人反对秦王朝,但更多的只是个别行为,错误在人而不在学说。身为帝王,在惩处罪犯时,也不会将惩罚范围无限制扩大,对于真正效忠于秦国的学者们,会依据他们的才能加以重用。

    然而陈远没想到的是,大秦推行的竟然是科举制度这一创新性的改革。毋庸置疑,义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配合使用,使得官僚系统的豪族垄断成为了历史,也为平民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军功晋升虽也不错,却难免伴随着过多人命的损耗;唯有科举选士,才是真正长远的发展战略。“这年轻人哪里来的这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极具可行性的思想?”随着思考,陈远愈发惊讶。经过自我反省后,他认为当初应该及时制衡天道圣人的权力,而非因私心对天道过分纵容。

    真正的王道应该是放眼长远发展,让人们共享成果。不难想象,在教育普及的推动下,普通百姓很快将取代权贵阶层,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各家学术失去“引荐”的特权后,逐步融入了官方体系,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否则难以支撑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主张。例如墨家、儒家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秦朝服务的试运行版官学,以国家需求为核心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