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肖有财恼道:
“你晓得个屁,当警察能保一方平安。伸张正义,有什么不好?”
“你儿子拎大洋回家,你咋不说了?”
“人在世上,什么事都会发生,什么时候没危险?”
“秉义,我最近在大街上听了一次演讲,觉得那人讲很有道理。”
“我准备修正一下肖家家训。重点修改做人的道理。之前讲的做人做事凭良心,没错。”
“但是,现在是新社会,环境不同了,我们得跟上形势啊!’
“聪明人,顺势而为。只有旧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其他道理,我以后再跟你讲。现在,最紧要的,保命要紧。”
“保密局特务,都不是人养的。这伙人,啥事都做得出来。”
“我刚才想,我和你妈还是回老家横南镇暂避一时,等时局稳定再回来。”
肖秉义也这样想,他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逃出去?
凭职业敏感,纸条便是保密局追杀令。
虽然躲过了第一轮追杀,第二轮可能更加疯狂。
他悄悄掀起窗帘窥看一会,问父亲,对门皮匠摊,啥时候过来的?
父母挤到窗前,发现不仅有皮匠,馄饨摊子和卖洋烟的,都是当天才出现的。
他明白了,特务报复行动已启动,即将开始第二轮追杀。
他看父母开始紧张,安慰道:
“爸,妈,不要怕。特务那一套我清楚,现在很难脱身。”
“请听我安排,马上就走,赶紧将值钱的东西装皮箱。”
他故作惊慌,磕邻居家门。称父母食物中毒,快帮叫救护车。
父母被抬上救护车,肖秉义抱着裹有小皮箱的被子跟上了车。
回眸车后,紧跟着的卡车十分可疑。他让司机直接开解放军野战医院。
朱大明接到肖秉义电话,十分震惊。赶去医院听了情况汇报,又看了纸条。
他赞成肖秉义将父母转移乡下的决定。亲自带他父母坐自己的吉普车,出了医院大门。
肖秉义看院门口还有可疑人员晃动,思索一番,去了医务室。
出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