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孔礼便看着躬身的扶苏,笑着说道:“扶苏,来,先坐下来,夫子与你讨论一些问题。”

    没办法,扶苏是站着的,他是坐着的,他需要仰视,他不习惯。

    扶苏听闻,立即一脸佩服的坐在孔礼的对面,端正身子,做好聆听教导的准备。

    孔礼看着扶苏板直的腰背,心中很是满意,微笑的再次说道:“扶苏,你可知夫子我刚才为何那样对胡姬娘娘?”

    扶苏板直的身子,一脸敬佩的说道:“夫子是怀着教导之心,专门在胡亥他母妃面前说起胡亥的教育问题。夫子是专门为了胡亥的教育问题而奔波劳碌,学生自愧不如。”

    孔礼面上带着微笑,心里直呼上道。

    这扶苏,果然了解自己。

    嗯,至于害怕胡姬娘娘在始皇面前吹耳边风的事自是不能乱说,毕竟自己还是要形象的。

    但抡语的教育,却是要继续,不然扶苏很可能会说他没有足够的理由。

    呐!我也不骗你,我所教你的都是抡语里的内容。

    孔礼当即温和道:“扶苏,你可知我家老祖孔子所践行的是什么教育理念?你仔细用抡语说说。”

    听到孔礼的考察话,扶苏当即神色一正,开始思索起来。

    抡语?此抡语肯定是抡人的抡,绝不会是论语的论。

    这场景,扶苏熟悉,但夫子却还是第一次考察他对于抡语的掌控。

    所以,他不能令夫子失望。

    这样想着,扶苏脑海里便快速掠过那被自己背诵的滚瓜烂熟的《论语》。

    孔夫子践行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是不问出身,是因材施教。

    论语之中,不同的弟子问的同一个问题,孔夫子的回答往往不尽相同,所想的便是因材施教。

    根据各个弟子的性情与缺点而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这,便是孔夫子的教育理念,也是众多儒家子弟熟悉的孔夫子教育理念。

    只是夫子要的是抡语的答案还是论语的答案?抡语是夫子,论语是孔夫子,哦,夫子也姓孔,这便难办了。

    但扶苏一想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时,便立即说道:“敢问夫子,夫子所说的是抡语还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