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黜。”
手下抱了抱手,立马将这话又传了下去。
……
第一场试弓马,弓马又分三试。
一试挽弓。
二试骑射。
三试马上角力。
今日旭阳高照,云淡风轻,可谓天公作美。
中郎将站在校场中间,不时看向身侧的那尊黄铜日晷。
待时辰一到,便敲响了铜锣,同时高声一句:“一试挽弓,一石为乙,两石为甲。”
……
第一场人数最多,所以三百人分成五组应试。
设察举官三名。
实在是朝中武将有一半不在建康,再分不出多余的人来。
所以只能让他们每人验试两组。
这三名察举官在锣响的前一刻还在互相大倒苦水。
二十个武生呢,一双眼如何看得过来。
可锣声一响,却又好似生出六双眼八条腿。
……
校场东侧,十张榆木弓架次第排开,每张铁胎弓弣都烙着兵部火印。
六十名生员每人自弓架上取一张弓,然后连续拉开。
每弓都要拉至耳后三寸,连续拉满三次才算通过。
易禾在高台上看见几十人齐刷刷开始展臂拉弓。
一弓时,都还遒劲十足。
两弓之后,便有人开始颤臂。
三弓之后,零星几人已经放弃。
最后约有半数之人试过了三弓。
察举官身后跟着一名书吏,负责将生员的应试等级依次录下。
三弓之后,该第二组上场了,可底下人群还未散去。
易禾从高处俯瞰,见许多人围在一起,好似起了什么争议。
她不大放心,立马下台去看。
人还未走近,便听见一阵议论声:“五下了,真乃神力。”
“可不是,我最多只能拉满三弓……”
易禾一现身,众人见了马上躬身行礼。
她摆手道:“校场暂免礼,这里,是出什么事了?”
“大人,无事。”
一名察举官向前指了指:“大人您看,这位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