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察举虽然有些为难,可生员若不服判可以申权,是写在察举章程里的。
因而他只能去跟易禾陈情。
行至观台近前,他小心道:“大人,青州生员霍乘风不服判。”
这句话,台上几人都听了进去。
司马策稍稍探了探身子。
王太尉也赶紧支棱起了耳朵。
易禾早已预料霍乘风会有疑惑,于是从座位上起身。
“本官来解释吧。”
她对着生员列队的方向喊了几句话:
“诸位,《六韬》中说,军容不整,将之过也。当年垓下溃围,贯甲渡江,漠北逐虏,雪夜不卸。霍乘风未待入营就随意除甲,实为军纪失序,兵容废弛。此其一。”
“甲不离身,汗止方卸,忽解铁衣,轻则痹痛缠身,重则暴厥殒命。此其二。”
“铁胄护体,亦载军威,将卸甲于野,与弃戟同罪。此其三。”
“故此试,本官断吴子兴胜。”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都投向霍乘风,见他脚边果然躺着一身卸下的铁衣。
主考没说的时候无人注意。
现在再看这个情景,都觉得实在不成样子。
看完霍乘风,生员们的目光又落回易禾身上。
之前他们听闻负责这次武试的是个文官,不少人颇觉荒谬。
私以为是陛下爱重之臣,要来察举添件政绩,方便日后升擢。
待校场一见,还真是个娇养的玉白公子模样。
更加笃定此人担任主考难符其实。
因而方才易禾这席话,叫他们着实吃了一惊。
人虽是文官,可分明是熟读过各种兵书兵略的,否则也不可能一息之间就能说出这番无可辩驳的道理来。
于是无人再呈异议。
霍乘风也对易禾抱了抱拳,表示服从主考判决。
易禾的评断众人虽服气,但他们还是不自觉地看向司马策。
陛下卤簿出行,绝对不可能是来晒太阳吹风的。
既然来了,是不是趁机给生员们留下几句圣言?
司马策也察觉到周围异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