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18章 强横的欧洲海军(4/5)
问了一句。

    黄殿卿是户部官员,是管钱的部门,连城璧是广东总督,都要经手大量的钱粮。

    同样,两人都是有行军打仗的经历,当然知道打造海军的困难,更清楚这他妈的就是耗钱大户。

    广东四个水师营,其中三个水师营要换装备和战船,那又是一个天文数字啊,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这一部分的额外支出,无论是广东省垫付,还是后期的户部拨付,都是大明王朝的家底啊。

    更何况,这一次的广东之战,明军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仅仅收获了150万白银,粮草几十万担而已。

    缴获惨淡啊,这十几年来,两广大战不少,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呵呵”

    坐在上面的朱皇帝,呵呵冷笑一声,看了看表情纠结的黄殿卿,又看了看广东总督连城璧,表情都差不多啊。

    不用问都知道,这两人肯定是担心财政问题,毕竟大明刚刚翻身,家底太薄了。

    天启崇祯年间,大名鼎鼎的徐光启,自掏腰包,托人从澳门的火炮厂,购买了4门红夷大炮。

    火炮运到了北京,经过试射后,确实比佛朗机炮厉害很多,因此,朝廷就开启了外购模式,先后购买了几十门。

    但是,这个采购价格,就非常感人了,一门火炮的单价,就是一千两白银。

    因此,后世的网文里面,说到明末的军费,就一句调侃,徐光启报价,吃回扣的吃相,太难看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物价,低成本的人力,一门正宗的红夷大炮,其成本撑死了300两,甚至是200两。

    明末王朝,跟后世的鹰酱霉菌一样,一袋螺丝钉9万美金,700美元的咖啡杯,一万美元的马桶圈等等。

    这就是典型的帝国晚期,贪官污吏,无处不在,国家养活了一大堆蛀虫,最后导致前线的将士,没有质量合格的兵械。

    “买什么买”

    “黄主事,户部很有钱吗?”

    “连总督,还是广东衙门很有钱?”

    “金侍郎,朝廷很穷的,没钱啊”

    “朕问你们,朝廷的财赋很足吗?前线的将士,粮饷充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