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是今天的主菜,四川东部,夔州府的文臣武将,正统的大明文臣武将。
今天,朱皇帝为啥穿甲胄啊,其实就是给他们,有点下马威的意思,告诉他们,朕就是武夫皇帝。
“嗯”
朱皇帝的脚步停下,来到四川文臣监军面前,点了点头,把目光看向最后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
中等身材,穿着普通,一身的素袍,背脊挺直,看上去有点勇武的样子。
不用看,这就是潘应龙了,跟在文安之身边的阴阳人,内宫的太监近侍,夔东十三家的监军。
“潘应龙”
“潘公公”
“不错,很不错”
“一直跟在文总督身边,亲临大小战场,泰然自若,够胆识够魄力”
“很好,够忠够勇,没给大明皇室丢脸丢人,是皇室忠臣的典范”
什么样的人,就会跟什么样的人混,能被文安之接纳的人,肯定人品不错,够胆够勇猛。
更何况,那时候的永历朝廷,满清都干到了贵州,已经濒临绝境了,形势非常危急。
能被朱由榔派到夔东十三家,肯定在内宫有一定的地位,却混的不咋地,送到前线,去送死的节奏。
当然了,朱雍槺也让锦衣卫和东厂查过了,这个潘应龙,是朱由榔的随堂太监之一,历来不受重用的人。
在朱由榔的内廷,真正的心腹太监,是王坤、庞天寿、李茂芳、李国泰等人,这帮人早就滚一边了。
“咚咚咚”
流程都是差不多,内心狂喜的潘应龙,率先跪下去,磕头如捣蒜,咚咚直响。
“皇爷万岁,万万岁”
“老奴生是朱家皇室的人,死也是皇室的鬼”
“回皇爷,老奴不怕鞑子,更不怕死”
“满清狗鞑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入宫之前,老奴就学过些拳脚,冲锋陷阵是差了点,两军对垒的话,是绝不会胆怯”
这个潘应龙,能在内宫中生存下去,肯定都是聪明人,更何况是皇帝的随堂太监。
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得知道自己跟谁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