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21章 大朝会之天下英才(2/5)
躲不了。

    “王夫之,崇祯15年的举人”

    “字而农,号姜斋,湖广衡阳人,今年大概40岁左右”

    “甲申天变,王夫子在老家聚义,投身军旅,报效朝廷,四处奔波,调解湖广何腾蛟与堵胤锡的误会”

    “永历元年,在肇庆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义军,投身先帝的朝廷,官拜行人司行人”

    “永历元年,清军贡献衡州,王夫之的父亲,二兄,叔叔,叔母,全部死于战祸”

    “于是,心灰意冷的王夫之,选择了辞官,归隐乡里”

    “永历六年,晋王两蹶名王,收复广西,也很快收复了衡阳,随即派人寻访王夫之”

    “但是,接连几次,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没错,张佐宸是贵州平溪人,当然清楚湖广衡州的王夫之。

    没错,王夫之是名气很大,在士林的威望也不错,但也就是一个举人而已,张佐宸可是进士出身。

    论对大明朝廷的贡献,两者更是天壤之别,不是一个等级的,因此敢直呼其名。

    更何况,王夫之当初投入永历朝廷的时候,也就是一个行人司,小小的九品芝麻官。

    再有一点,当初李定国拿下衡州的时候,多次派人征辟王夫之,已经很给面子了。

    “回禀陛下”

    “王夫之,名气不小,影响力蛮大的”

    “至于剩下的几个人,都是南直隶,江浙那边的人”

    “具体的情况,末将不是很清楚”

    “当然了,张煌言大人,号苍水,大家都清楚”

    “永历元年,先帝就封了他,做朝廷的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老辣的老狐狸沐天波,谨小慎微,惜字如金,也得站出来,勉强说几句。

    没错,这才是真正的老狐狸,非常懂的察言观色,知道这个话题,不能谈的太深入啊。

    没看到吗,朝廷里一大堆大佬,六部尚书和侍郎,都是低头不语啊。

    很简单,龚彝是云南顺宁人,程源是四川江津县人,扶纲是贵州都均人,邹简臣也是四川人,杨昌彦更是云南永昌人。

    没看到嘛,都是大西南六省的本地人,怎么可能替南直隶的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