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衷,如同老僧入定似的,一动不动。
前兵部尚书卢若腾,脸色有点难看了,强忍着心中的不耐烦,深吸一口气,也开口劝道:
“老夫几人,理解你的想法”
“你和延平王,间隙不小,相互看不对眼,心里有小疙瘩”
“这样吧”
“实在不行的话,你带着义军残部,先南下福建,躲避清狗子一段时间”
“先留着有用之身,以待天时,将来的某一天,也可以继续抗清杀鞑子”
“或是等厦门战役结束,闽浙沿海的局势,彻底明朗化了,你再回转江浙沿海”
去年,郑氏北伐南直隶,南京城大战,惨败而归。
其中的经过,他们几个都听说了,知道郑军和张煌言的义军,争执龌龊,误会都不少。
更何况,这么多年以来,延平王的手段,对鲁王殿下的旧部,是惨烈了一点。
身为鲁王旧部旧臣的他们,都是核心成员,当然更清楚,其中的缘由缘故,更是理解张煌言。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啊,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在他们几个老头子眼里,不要管什么分歧争执了,先带着义军南下吧,保存实力为上。
没错,他们三个老头子,也是有心不甘,奈何实力不允许,暂且忍一忍吧。
“再有一点”
“你知道的,鲁王殿下,就客居在金门海岛”
“如今,福州的鞑子,随时可能发动战役,登陆金门或是厦门”
“你我四人,身为鲁王旧臣,心中再多的委屈,也不能坐视殿下危难,见死不救吧”
最后,看着张煌言,还是无动于衷,犹如秋风过耳似的。
这个前兵部尚书,也没辙了,硬着头皮,咬着牙,把他们的旧主,鲁王殿下,也抬了出来。
是的,大明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忠孝礼仪,这是人臣之本分,食君禄,忠君事。
你这个张苍水,总是一副大明忠臣志士的人设,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如果,就这么蹲在悬山荒岛,坐视福建的满清鞑子,进攻厦门金门岛,不顾鲁王殿下的死活。
这要是传出去,呵呵,整个天下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