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
圣旨里面,首要的一点,就是认可张煌言的功勋功绩,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这帮人寒心呐。
其次,永历王朝的册封,朱雍槺的圣旨,也要体现出来,不能新朝矢口否认了。
至于什么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这些都是虚的,反正不在朝堂里,但是必须给,这是诚意。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拿出朱皇帝自己的东西,封侯许愿,世袭罔替。
要知道,朱皇帝的新朝,真正封侯的人,并没有多少的。
一个宗室郡王朱企鋘,七个侯爵,许名臣、尚可喜、潘世荣等等。
五个伯爵,禄昌贤、禄益、马文口等等,总共就十三个新册封的爵位。
其他册立的爵位,都是降爵位了,再确认次一等的爵位,并不算真正的册封。
当然了,朱雍槺皇帝,之所以重视张煌言,也有他自己的个人想法。
除了东征大事以外,朱皇帝也需要收服江南派系,去对抗日益强大的大西系,大西南派系,还有岷王府嫡系。
尤其是文臣系列,大西南派系,太强大了,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关键朝堂职位,这个太要命了。
“呃、啊、、”
听完圣旨,跪在下面,为首的张煌言,猛的抬起头,惊喜惊诧,目瞪口呆。
满脸的难以置信,张口的大嘴,呃呃啊啊的,差点流哈喇子,都忘记了磕头领旨谢恩。
“嘶嘶嘶、、”
同样,他身后的三个老顽固,卢若腾、徐孚远和沈佺期,也是差不多的表情,倒吸几口冷气啊。
没错,他们四个人,都是进士出身,当然知道,这一份圣旨的含金量。
不得了啊,前朝的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总领江浙兵事,一字不差,全部写进去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封侯了,他们这些文臣出身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太夸张了啊,文臣封侯啊,打破了很多年的传统,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韩国公李善长,是太祖皇帝最重要的智囊,开国功勋之一。
靖远伯王骥,三次征讨丽川叛乱,平定大西南,战功赫赫,是大明首位,非开国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