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74章 妥协和反击(3/5)
未到”

    “朕在这里,再次重申一次”

    “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这个科举选拔,绝对会如期进行”

    说完后,朱皇帝又再次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坦诚,没有一丝的做作和隐藏。

    是的,他已经想好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大明西南王朝,就要发动东征大北伐了。

    到时候,定鼎南京旧都,拿下整个长江以南的所有州府县,地盘够大了,也到了开放科举的时机。

    同时,拿下这么多地盘后,开放科举,也能更快的安抚民心,收拢大江南的士族士子之心。

    到时候,整个大西南的利益集团,就别想着一支独大了,独霸科举大蛋糕。

    正所谓,党内党外,无党无派,千奇百怪。

    没错,这就叫利益交换,政治妥协和斗争,权力平衡,帝王心术。

    是的,政治就是这样,充满了博弈和斗争,无论是谁,那个派系,都是少不了的。

    同样,参与博弈的这些人,这些多派系,也许根本不存在对错问题,更不存在忠心问题,都是有自己的诉求。

    就像这个科举,自古以来,自隋唐以来,这就是大问题。

    历朝历代,每一个大有为的君主和中央,一直在改革探索,也是一直在博弈斗争。

    中华五千年,九品中正制,举荐制,察举制,科举制,都是朝廷中央,王朝帝王,博弈权斗的产物。

    后世的东大,搞九年义务教育,全国统考,中考高考,也是波折不断,阻力重重。

    一个个学阀世家,高官豪门,找人脉,托关系,搞什么特长生,加分项,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举荐制,固化阶层。

    再就是后世的棒子,一个医学院扩招,直接引发了半岛的医院辞职大罢工,全国都找不到医生。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制度的改革,都要触犯原有派系集团的核心利益,改革越大,阻力越强。

    “陛下圣明”

    “陛下英明”

    “老臣遵旨”

    、、、

    再次得到朱皇帝承诺的众臣,一个个表情各异,只能无奈的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高呼拍马屁。

    是的,听到半年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