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邹尚书”
龙座上的朱皇帝,把目光看向左侧,已经戴好帽子的邹简臣。
这个老狐狸,刚刚辞官的时候,义正言辞,一本正经的样子。
想不到啊,这么快,就把官帽子,又戴上去了,比之前更加严整,端正了不少。
“传令西阳”
“让秦尚武,马万年,两个将军”
“立刻南下,配合皖国公,彻底理清夔东的一众军头”
“再传令”
“城外的线成仁将军”
“让他带人,去湖广荆州,听从临国公的号令”
是的,彻底冷静下来的朱皇帝,要开始调兵遣将了。
既然,御驾亲征,很不合适,众臣都是反对,根本不给朱皇帝机会。
冷静下来的朱皇帝,也反思了自己,确实是冲动了,不该为了几个小毛贼,破坏大明的战略优势。
但是,小规模的兵力调动,增兵湖广方向,肯定是要的。
能不能干掉三个大叛贼,朱皇帝是不知道,但至少能逼迫满清鞑子,威压清狗子在湖广的势头。
“对了”
“冯将军”
不待邹简臣领旨,朱皇帝根本没有停顿,把目光看向右侧,继续下口谕:
“你的营,要快速整编”
“完成以后,也不要待在夔东了”
“去湖广,常德,归李晋王调遣,听从他的号令”
是的,四川夔东,太复杂了,三省交界处,军头一大堆。
忠贞营势力最大,夔东本地军头次之,最后是最小的摇黄十三家残部。
这时候,朱皇帝有点佩服文安之了,搞册封爵位的时候,都做到了平衡,国公都有份。
同样,朱皇帝也有点后悔了,当初太急躁了,应该收编更多的夔东本地武装,还有那个摇黄残部。
不能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忠贞营啊,导致派系失衡,最后酿成了叛乱。
如今,最后整编的一个营,王光兴的旧部,肯定不能去荆州了,不然又要出问题的。
这时候,常德府的李晋王,反而是最好的去处,毕竟派系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