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娶妻之时,男方所给的财物称作聘礼。
按照习俗,收受聘礼的女方家庭,需回赠予一倍价值的嫁妆。
打个比方,若男方送出五十两银子的聘礼,女方就必须准备价值一百两银子的嫁妆。
当然,在实际操办过程中,聘礼通常是以现银的形式交付,而嫁妆则需购置各类家具、服饰等物品,这便给女方家庭留下了一定的操作余地。
女方或许实际上仅花费六七十两银子,甚至更少,却对外宣称嫁妆价值百两。
然而,无论如何,嫁妆的花费都不能过于寒酸。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嫁妆究竟价值几何,看一眼,心里都能估摸个大概。
在这个时代,这种民间习俗的约束力极为强大,无人胆敢触犯“众怒”。
一旦违背,不仅会遭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弄不好还会受到宗族内部的严厉“问罪”。
因为这等行为无疑是在败坏整个宗族的声誉。
真要有大户人家下聘礼,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给嫁妆呢。
而纳妾所给的钱财,名叫彩礼。
这就与聘礼不一样了。
彩礼属于买断女方的人身权,意味着她从此成为男方的家奴,与原生家庭再无关系。
正因如此,彩礼的数额通常颇为高昂。
而且,按照规矩,收受彩礼的女方家,是不需要给任何一丁点嫁妆的。
在她哥哥嫂嫂的筹谋算计里,便借着心疼妹妹,怜惜妹妹的堂皇借口,对妹妹不加过多管束,任由她无拘无束的成长,甚至任由她在外界落下不好的“名声”。
旁人议论起来,他们还能对外声称,这全是出于对妹妹的疼爱与宠溺,实在不忍心严苛管束,见不得妹妹受哪怕半分委屈。
若能通过“嫁妹妹”来换取丰厚的“彩礼钱”,自是最好不过。
虽说名义上彩礼钱是给顾盼君父母,但顾家只有他们兄妹两人。
所谓给父母的彩礼钱,最终还不是落到哥哥手中吗?
事实上,他们这看似无心却暗藏心机的做法,效果很好。
随着顾盼君年岁渐长,她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姿色的名声,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