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开始了抢救性挖掘,然后专家才确定这是曹公的墓!
也正因如此那些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说曹操,曹操墓就被盗。”
东方赫好奇的问:“我们以前对暗号的时候你说曹操打仗骑骆驼,这是为什么”
常宁尘笑着说:“这是我从一个娱乐节目里看到的,印象深刻于是就拿来当暗号了。”
东方赫听到常宁尘的解释有点无语,不过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世界,常宁尘的抽象他是见怪不怪了。
除了挖掘工作,考古工作还包含了文物修复,各种文物的修复都是不一样的,青铜器、漆器、丝绸、竹简、陶器等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修复。
像部分青铜器的修复要借助化学药剂和物理工具剥离有害锈蚀,粘接犬牙交错的裂痕,对铭文或图案,既有的要保护、破损的要修补、磨灭的要恢复主体修复工作。
为了让文物整体色调一致,并尽量接近其在出土时的外观,掩盖修复痕迹,大部分文物在完成修复的最后一步通常是“做旧上色”。
在文物修复领域,“做旧上色”的效果也是评判文物修复技艺的重要标准。
古陶瓷修复一般须经检测、清洁、加固、粘接、补配等十多道工序,而作色作旧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求修复员有纯熟的技巧,更要对色彩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漆器修复,需要使用生漆,而生漆有毒,它含有漆酚、苯醌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中医称之为“漆疮”。
几乎所有人都会对生漆过敏。对这种过敏反应也没有特效药,只能硬撑,等完全适应了,让身体内产生抗体才不会再过敏。这是大多数漆器修复人员必须挺过的难关。
竹简的修复考验大家的耐心和经验,每一枚竹简都要经过纯水的清洗,去除表面覆盖的污渍后,再用细小的勾线笔头,轻柔地点触竹简表面的污渍,以流水带走污渍。光这功夫没有几年的练习,不敢轻易上手,稍有不慎就是一个古文字的消失。
对于考古来说每一个字都是文明的传承,这承载了无数字符的竹简也是穿越千年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