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说道。
瞅着这个小女孩,也才六七岁,与大妹年纪相仿。
再看看她,衣服裤子补丁叠补丁就不说,还单薄。
心一软,就答应下来:
“行,就去你们大队吧!
有大人在家的吧?
我可不想白跑一趟。”
“有有有,就在下游修河堤,我去叫人。”
几个小男孩,说完,撒腿就跑,害怕杨光树拒绝一样。
第一次为家里赚钱,都很兴奋。
一个个孩子,都洋溢着笑容。
当然,拎鱼的大孩子除外。
本来木桶就重,一个个的憋的满脸通红。
显然,很重。
杨光树也没帮忙,推着单车呢!
没空。
再说,自己也怕累。
好多小孩子都围在杨光树身边:
“叔叔,你是大平公社的,还是县城的?”
“我就不能是大队的吗?”
杨光树有些好笑,孩子们也会以貌取人。
估计是看自己推着单车,又花钱买鱼,才有此猜测。
果不其然,孩子给出了答案:
“叔叔,我爹,我大伯都没你干净不说。
他们也没新衣服,单车。”
说到衣服,他自卑的低着头,手掌按在裤子上,不敢移开。
因为那里有个破洞。
几个小孩,跑到正在上工的爹娘面前:
“爹,爹!
有人买鱼,你快点跟我回去称秤。”
一群人,趁机偷懒。
一个个的伸长着脖子,瞅着不远处的杨光树。
此人,很是陌生。
下队买鱼,胆子不小。
大白天的,这么嚣张吗?
难道,这天,变了?
以前有人下队收坛坛罐罐,碗盘,现在又收鱼。
这些人,越来越胆大,不怕死。
一个大人随意的问着自己孩子:
“你们抓了多少鱼了?”
孩子小,对重量没概念:
“好多好多,应该有两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