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公 > 第164章 别出心裁(2)(2/4)
便宜了都不怕,亏本都行!”

    “这事卑职现在说不好!”

    李至刚说着,也郑重道,“非是卑职推脱!经商一道,卑职不算精通!您说的事,卑职答应了,但具体如何实施卑职要写信回族中,族中派几名经商好手过来!”

    “应该的!”

    李景隆点头,“就这么定了!回头三江源那边的人,会跟你家的人碰头!怎么开织造厂,股儿怎么分?我占多少,你占多少,本金多少都写清楚!”

    说着,他看看李至刚,“没别的事了吧?没别的事本公走了!”

    “您干嘛去?”李至刚大惊失色,正事还没谈呢,人就走了?

    “应天府!”

    李景隆叹口气,“找应天府尹跟他说点事!”说着,看看李至刚,“太子爷吩咐的,你别瞎打听!”

    我没想打听!我想当钦差!

    “公爷!公爷!”

    李至刚拱手道,“卑职那事”

    “哪事?”

    “就是去陕西赈灾”

    “行了,回去等圣旨吧!”李景隆摆手道。

    “当真”

    李至刚情急之下,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

    “最迟是明日,估计太子爷就会召你进宫问对了!”

    李景隆又道,“你自己要先想好问对之策!”

    “卑职明白!”

    李至刚双眼猩红,“卑职这就回去,好好琢磨!”

    “嗯嗯!”

    ~~

    “呼!”

    待李至刚走后,李景隆长出一口气。

    他之所以要让李至刚把松江的棉布作坊,开到高丽去,是有他自己的用意的。

    历史上大明帝国近三百年的国运,许多人都说大明坏就坏在明太祖朱元璋所定的种种祖宗家法上了。

    也有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痛批老朱是除了知道种地之外,对经济之道一无所知的泥腿子皇帝。

    但是其实恰恰正是老朱同志这种,天底下种地第一好的思想,找了大明这个棉布帝国。

    在明代之前,中国是没有普及棉布的。

    历朝历代,都把外来的棉花当成观赏花,直到遇到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