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中文臣提出此事之后,闻仲也是勃然大怒,当即就给殷商的满朝文武展示了一番殷商太师所谓的鞭法。
不过眼下这个时代并不缺乏犟种,这满朝文武当中本就对殷寿一脉的统治十分不满,现在你闻仲回来又要强行扶植一个身上流淌着叛徒之血的王子成为储君,殷寿暴虐早已成为满朝文武的共识,你闻仲牛掰确实不假,但你闻仲再牛掰,难道还能用手里的打王金鞭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嘛?
朝闻道,夕可死矣。
在圣人之言的引领下,散朝的当天就有不少心思活络的大臣想着是不是到南边将殷寿他大哥微子启寻来。
眼下这个时代封地再南边可不是什么好事,南方林地多瘴气,在殷寿当权的这些年里,微子启好好活在南方,真的是全仰赖李氏三书的传播与普及。
反正金吒又不用顾忌什么或者给什么凡人留面子,为了尽最大可能得摄取功德,金吒捞功德的触角可谓是伸向了未来几千年人类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
所以,靠着李氏三书里面的知识,微子启在南边过的其实还算不错,而除了微子启,还有不少读书人在翻殷商族谱的时候突然就发现这引领他们精神世界的圣人似乎也是殷商王族血脉。
对此梅伯微微一笑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若是这嫁出去的女儿生下了一个人族大贤,被记到族谱当中,那不是也有面儿么。
察觉到这一点,朝歌当时就有不少士大夫暗中做好了南下或者东出的准备。
朝中人心浮动,不过这些对闻仲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将殷郊收为弟子亲自教导是为了殷商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只要成汤这一脉还在就行,坚持到他闻仲功德圆满,就此割断因果,后续人间诸事就和他闻仲在没什么联系。
不过随着朝局被闻仲压下,这陈塘李家还是引起了闻仲的关注。
虽说闻仲并没有看出来金吒这边具体在做什么,相反,因为李塘商号的活跃,这朝歌照着闻仲离开之前还繁华了不少。
可过去这朝歌城外那可都是大片大片的田地,虽说王师出征确实抽调了城中不少青壮,可这大姑娘小媳妇的整日在城里做工,又是织布又是纺纱的,这城外的良田却是变得无人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