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肯定有好多好多棉籽了?大嫂,咱们能不能去你的织布坊看看啊?”
可能是因为今天的相处和表现,苏萍对宋圆圆买棉籽这个事也没那么反感了。
要是搁几天前,听到“棉籽”这俩字,苏萍就得爆炸。
去织布坊不算绕远,三个人就走小路过去看看,到了院子里,宋圆圆眼睛都直了,或者应该说闪闪发光。
院子里堆着小山一样多的棉籽!
这时候一个老头走过来,苏萍赶紧迎上去。
“大爷,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得回宋家庄了,往后离得远来往不便,就没法过来了。没做几天活儿就要走了,真是有些对不住。”
苏萍一脸歉意,张大爷却毫不在意,笑着安慰道:“我本来就没在你这打什么长远的谱儿,你回去也好啊,在这边,就算能来我这天天上工,日子也不舒坦,还是回去,跟自己的夫君孩子在一起的好!”
宋圆圆见这位张大爷看着慈眉善目,一点儿不凶,便大着胆子凑上来。
“大爷,我看您院子里堆了好多棉籽,是收来纺线的棉花里剔出来的吗,您还有用吗,能不能卖给我呀?”
张大爷并不认识她,但见小姑娘瞧着机灵,说话也讨喜,笑着问道:“正好我这些棉籽没处用,准备带回家当柴火呢,虽然不太好烧,但没柴的时候也能凑上顶一顶。”
这句话可是给宋圆圆提了个大醒。
棉籽富含油脂,若是点燃,其实十分禁烧,火旺不说,持续时间也久。
只是壳子毕竟坚硬,也不算易燃,导致直接扔进火里效果不佳。
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人们并未将棉籽作为很好的燃料,主要还是用木头枝干这些。
这是个巨大的用途,哪怕按照比柴火高点的价格去卖,也能赚不少了,毕竟之前大家都不了解,完全是按照废品的价值,半卖半送的,价格低的离谱。
“丫头,你要收这么多棉籽回去干啥呀?不能吃不能穿的。”
宋圆圆答不上来,不过她没想到的是,苏萍会站出来给自己解释。
“大爷,我家妹妹自然是有用的,既然棉籽这么多您也用不到,不然就便宜卖给我们,也省得您往回一点点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