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惹是非,就想溜走。
只是刚走两步,还没跑起来,那伊存便道:“施主留步,可否上前说话。”
敖伯玉心知万万敌不过他,只得走了过去,行了个礼,看他如何说。
“施主有灵根,能闻帝君与吾师论道之言。”盘坐在地的僧人伊存先开口说道。
敖伯玉这才道:“晚辈见过高僧,刚刚只听得个糊涂,得三两句,只是不知帝君是哪位帝君,大师之师又是哪位佛陀?”
先前论道之语,敖伯玉只听清了几句,两人什么身份却一直没听清,只知晓眼前人叫伊存,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佛入中原最早的正式记载是汉哀帝元寿元年,有大月氏的使者伊存来朝,口传第一部佛门经书《浮屠经》。
只是自己进入汉朝地界就曾打听过年号,此时的汉天子为文帝刘恒,与那哀帝刘欣在位的“伊存授经”之典故时间,还差了一百多年呢。
难道是史书记错了?还是说非同史也?
“既未闻,便是不能闻,施主莫要纠结于此。”伊存说道。
“大师言之有理,敢问大师,可是那大月氏使者伊存高僧?”敖伯玉问道。
伊存略带疑惑道:“正是贫僧,你是何人?如何认得贫僧?”
瞧着先前那架势,敖伯玉本以为他是得道高僧,不曾想连自己身份都看不出来,按照鳜少卿的说法,自己这‘都功’过半的浅薄修为,但凡有‘金丹’修为者,就能看明真身。
感情他也非是大能。
“晚辈也是听路上商贾说起,言有高僧从大月氏往大汉而去,心生向往,不曾想在此得见,三生有幸。”
伊存心有疑惑,双手合十,口念了一声佛语,霎时间,双眼散发金光,看向敖伯玉,敖伯玉褡裢里那五枚铜钱突然发烫,烧烂了褡裢,落在地上。
伊存心中已明了。
敖伯玉心中惧怕,想要后退,却不得动弹。
待到下一瞬,才恢复自由,连连后退,眼见铜钱落地,想要回去捡起,又不太敢,刚刚这伊存不能看破自己的身份,好像是因这五枚铜钱。
敖伯玉大惊,难不成自己走了霉运,偏偏遇上个不讲理的和尚?
“莫怕,莫怕,你是哪家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