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危险。”
桓皇直接拒绝道。
萧怀见状,不由得苦了脸,道:“儿臣想不出去哪里。”
桓皇见状,直接开口道:“想不出来,那你就去琅琊查盐税吧,正好镇国公也在琅琊,就算你查到点什么,有他在,也能护你周全。”
听到此话,萧怀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盐税!
这也是一个大头,那些盐本就是无本之物,但盐价却是掌握在琅琊谢氏的手中,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但朝廷收上来的钱,寥寥无几,便是琅琊一地,去年交上来的盐税也不过一万三千七百两。
想着,萧怀顿时干劲十足,连道:“儿臣遵旨!”
“别着急,去的时候记得把那个混账小子也带着,过两日朕便在朝会上让那老狐狸上奏,然后你到时候便站出来就行。”
桓皇说道。
萧怀见状,道:“是。”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
早朝上。
户部尚书贾运上奏道:
“禀陛下,臣有要事上奏,臣查证琅琊一地,去岁盐税与前年相差无几,但臣听闻去岁琅琊一地,新增盐户一千二百余户。
如今琅琊一地光是盐户便多达两万余户,按理来说,盐税应有所增长,所以臣以为琅琊一地盐税应该重新彻查,以防贪官污吏从中牟利。“
此话一出,谢氏一脉的官员们顿时脸色一变,心想,糟糕!这是冲着谢氏去的。
旋即,不等桓皇开口,便见一个官员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并无不妥之处,去岁盐价本就不高,虽多处一千二百户盐户,但价格降低,盐税自然减少,贾尚书此言有误。”
紧接着,又一个谢氏官员道:
“陛下,琅琊一地向来守法纳税,贾尚书莫要污人清白,且查税也是浪费人力物力,若是陛下要查,琅琊当地官员自可以重新查证再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