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忐忑不安,如今听了郭缊的话,安心下来,反而有些恋恋不舍起来。
“你去了济南,可为为父打听一下骠骑将军的为人,再想办法写信给为父,为父想知道骠骑将军是个怎么样的人?”
“哦,父亲为何要打听这个?骠骑将军高高在上,孩儿哪有机会见到?”
“你有所不知,半个月前,有消息传来,骠骑将军大军攻占了太原。父亲有自知之明,也无意割据一方,这雁门太守当了十几年,都当腻了,早就想着卸任,可若卸任,又怕无人接任,使雁门失去控制,若骠骑将军是名主,父亲就打算献雁门而降。”
“原来如此,父亲只怕过虑了,据传骠骑将军乃仁义之主,在青州施仁政,兴教化,使青州成为繁荣之地,孩儿在雁门,都听说骠骑将军仁义之名,父亲却反忧虑?”
“淮儿,父亲跟你讲过,世间之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雁门几万百姓,我岂敢草率?故才让你打听一下骠骑将军的为人,若他真是名主,能安置好雁门百姓,我归降也无妨。”
“父亲放心,我必会为父亲打听。”
几日之后,郭淮带着两个仆人,离开了雁门,向青州方向而去。雁门到济南千余里路,郭淮走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来到东平陵。
一进入东平陵,郭淮惊呆了。街道上人来人往,两边都是商铺,商品琳琅满目,这东平陵太繁华了吧!他长这么大了,去过的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太原。太原萧条得很,街道虽整齐,却没几个人,与东平陵相比,简直不值一提。郭淮心知,自己此行应该没有来错,他心里别提多高兴。
郭淮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先在东平陵游玩了几天,就去了济南书院。此时,他才被告知,要想进入济南书院就读,就得需要通过考核,但考核的对象是年纪十二岁到十八岁的未及冠男子。也就是,郭淮已经超龄了,他真是无奈。
郭淮不甘心,他在东平陵待了几天时间,就喜欢上了这里,就想着怎么进书院。这时,他想起了父亲交代的事情,心中就有了想法,他可以以雁门太守所派使者的身份去见陈炎。
陈炎刚回来东平陵几天时间,还没去过衙署上班。得知雁门太守派人前来,就匆匆来到衙署,接见郭淮。
“郭淮郭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