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赶往覃芊落的院子,求见锦瑞昭王。
见到覃芊落,林赋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双膝跪地,身体前倾,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许久才缓缓起身。
待他抬起头时,脸上满是崇敬与恳切之情。
他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几分激动地说道:“昭王殿下,近日听闻殿下于锦绣郡之内大力兴办教育,决意兴建学院。
初闻此讯,臣内心的钦佩与赞叹犹如汹涌澎湃的江海,翻涌不息,难以抑制。
殿下此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之举,实乃恩泽万民、功在千秋的无上善举。
这不仅是对封地百姓的深厚关爱,更是为整个天玄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蓝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此举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一笔,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殿下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决断,开启了天玄教育的新篇章。
为无数寒门子弟点亮了希望之光,为整个天玄的文化繁荣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微微顿了顿,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语气也愈发深沉:“只是殿下也十分清楚。
科举制度作为天下士子晋身朝堂的唯一正途,其重要性犹如泰山之重,无可替代。
无数寒门子弟,十年寒窗苦读,在昏暗的灯光下日夜苦学,熬过无数个寒冬酷暑。
皆盼望着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抱负,光宗耀祖,改变家族的命运。
如今学院兴办,臣心中实在是忧虑重重,寝食难安。
日后锦绣郡内的学子参加科举应试,不知是否会因为学院独特的教导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对考制的精准把握、文风的独特呈现上与其他郡县的考生产生显着差异,进而影响他们的前程。
毕竟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乃是第一要义,是天下士子命运的转折点。
稍有差池,便可能改变众多学子的一生轨迹,决定他们是飞黄腾达还是抱憾终身。
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实在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掉以轻心,每念及此,便如芒在背,夜不能寐。”
“再者,殿下您看,锦绣郡内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