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374章 内阁副相8(1/3)
    张伟给出的信息至少帮关家排除了朱学海这一个最大的错误选项

    当然这些对张伟来说都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

    从第二天开始,张伟就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会客忙季。

    在会见几个儿女亲家之时。

    这些人在他们的恭维声之中,或多或少也提出了一些请求。

    比如长女张惋兮的公公南海海军的副总兵,想升总兵。

    比如次子张远达的老丈人,清贵的学官做久了,想谋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外放。

    张伟对这种自己能力范围内程的请求也并没有反感,反而是用心的记了下来。

    以后有人事提拔的机会,如果不违反原则,那肯定会帮自己的亲戚一把。

    张伟这边见完儿女亲家后。

    又在由长子张智达和次子张远达代为举办的招待宴会上露了一面。

    对于长沙和武隆老家的亲朋故友提出的要求,

    如果是让张伟提个字,调解一下矛盾之类容易达成的要求,张伟都满足了。

    但对于让张伟破格提拔官员,想借张伟的权势去压人,这种突破了底线和规则的请,张伟则会直接拒绝。

    对于一些特别过分的要求,张伟还会翻脸训人,甚至不顾情面把人赶出去。

    在这个方面,张伟一向坚持自己的风格,也不怕得罪人。

    张伟知道很多官员之所以会因为满足亲朋的无理要求而翻车。

    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拿捏好尺度,才会让亲戚们得寸进尺,最后把自己连累进去。

    因此,张伟一开始就不惜得罪人,把人设立好,这样就会减少亲戚们对张伟的要求。

    因此这些年拿着过分的要求来找张伟的人已经很少了。

    当然,张伟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张伟的科举之路。

    完全是靠自己父母亲的托举和阿伟自身的努力,没有借助过族人们的帮助。

    送走了老家来的亲朋之后,张伟把自己在苏北的老部下都请到府里举行晚宴。

    这里年纪最大的是大理寺少卿黄东山,他已经六十岁出头。

    年纪最小的顺天府同知杨渥和吏部考功司郎中王阳,都是三十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