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抽空去你大姑家走一趟,看看他们缺啥不。”爷爷嘱咐道。
王卫民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行,我最近去一趟,不是说农忙前结婚的吗,怎么又推迟了。”
“不知道,你大姑也没说,但我估计还是因为粮食的问题,你想她走了是不是就少分一个人都口粮了。”
“把口粮领回家,在出嫁那不是更好一点吗,只不过没多大用,你大姑村里收成最少减产一半,至于那姑娘那边和你大姑那差不多。”爷爷拿起烟袋自顾自的抽着。
其实这一路上回来,王卫民也心里有数了。
如果不是王卫民和村里提前商量了,把大河里的水都弄到村里,估计他们村现在和别的村一样。
但是这也只是一年的,还有明年那,村前面的小河里的水可是没有了,王卫民从回来就开始担心的。
看来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了,那就是打井了。
如果不打这井村里明年可以肯定的绝收,那如果王卫民把粮食拿出来,供给村里,那太多了。
只要有心人稍微一查,王卫民就说不清楚,但是如果村里有收成,再加上现在说是好些年族里存的,那也稍微能说的过去。
“都是这样,有什么法子,还好村里粮食收成相对来说好不错,大姑家那边可以照顾一些。”
“喜波在城里的口粮也用不到,可以带回家去,我也在平时给上一些,日子应该差不多了。”王卫民想了想说道。
听到王卫民这么说,爷爷担忧稍微少一些。
但是又一脸担忧的看着王卫民,这些亲戚那,如果真的活不下去了以后都找来,那可怎么办那。
“这些事情大爷爷他们会出面的,到时候族里把粮食都收起来,统一供应吃食,这样就不怕其他的亲戚来打秋风了。”王卫民说道。
爷爷抽着烟袋,只是一脸担忧道:“那不是让你大爷爷得罪人吗?”
“也不是啊,那都是集体的粮食了,既然是集体的就是不是大爷爷一个人能坚定的。”
“再说,大家都不好过,粮食上可以一点点的拿出来,不要都堆在一起吗。这样别人看到我们只有这么一点,好意思吗?”王卫民追加道。
这时奶奶从院子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