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在带动乡镇发展的同时,也给上级单位的领导们,提供足够可观的政绩。
如果说第一种是镀金的少爷,那第二种便算做是能有机会改变阶层的高等牛马。
至于第三种,要么是纯粹的牛马。要么就是被放弃且又不能直接踢出局的那类人。
而这类人要去上任的乡镇,往往都是几乎没什么发展潜力,也难以带给领导政绩的贫瘠落后之地。
这种地方的性质,差不多和之前的二建有些相似。
在里面的那些人,也和二建那帮老家伙们一样。
除非上级单位破天荒的赠予了一场超乎预料的发展机会,否则如清水冷衙门的乡镇,十几乃至几十年也难以得到变化,本就停滞的经济也会逐渐下滑。
而相关位置上那些的领导干部,面临的也基本上就是在所在的位置上干到退休了。
陈阳之前所在的清源镇,属于有发展潜力,但潜力不是太大,经济水平趋于全县中等,硬件设施位于中下。
按照惯例和官场的潜规则来说,去清源镇担任镇官员与镇长的,就应该从第二种人里去选择。
背景不是很强,但能力却又得足够亮眼。
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清源镇的潜力都激发出来,帮着民生层次得到提升之余,也给上级领导带去足够可观的政绩与好处。
这样的人,在县里不算多。
陈阳自问,他自己能算一个。
如果此时没在具备巨大潜力的二建里任职,他估计会想都不想就毛遂自荐。
因为除了那几个重要的县局部门外,去清源镇担任一把手,会他这类人最好的一种晋升途径。
但现在有了二建这个更好的选择,那自然就不会再往下走了。
陈阳皱眉沉思了一下,说道:“张书记,我心里有几个人选可以胜任镇长的职务,不过已经有挺长时间没打交道了,再向您推荐之前,我想抽空去了解下,现在的他们,还是不是曾经那些既有能力又抱有远大理想的人。”
张宏图点了下头:“那这事就交给你吧,我这边也让人拟了个名单,你顺带着帮我也去摸排一下那些人的底细。”
陈阳闻言一愣:“这不应该是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