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皇宫。
朝堂上死气沉沉。
自申不同被韩禹子下令处死之后,朝臣中有好些个称病请辞的。
刚开始韩皇都是欣然允准。
而把持朝政的邓琦跟曹纯自然乐见这种局面,纷纷谏言韩禹子同意。
但五六个人之后他便回过神来。
朝臣们纷纷请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是个昏君!
这要是传出去,他这皇帝的名声就臭了!
是以后面再请辞的大臣不仅没被批准,反而被他狠狠申斥了一番。
但这么一来,朝堂上再没人开口表达意见。
即便是边境传来楚国跟大乾共同讨伐韩国的消息!
反正朝堂上有邓琦跟曹纯这样的“忠臣”,他们又何必出这风头?
可二人只懂内部全斗,对行军打仗之事压根不擅长,如何谏言?
是以在韩禹子问询群臣无果,将目光投向二人时,两人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都是视若不见,把头低下,以此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韩禹子怒了,“把头都抬起来,跟朕说说,当今局势该怎么解决?
结果呢,你们倒好,一个个缩着头,都是大肥猪,怕被宰是不是?”
“邓爱卿,你是群臣之首,当做表率。你说说,如何应对楚国、大乾的讨伐!”
被点名的邓琦再躲不过,面露难色:“这……陛下,微臣乃是文官,不擅兵略,不若询问曹大人吧。”
曹纯心底一沉。
邓琦这狗东西,竟在这个时候给他拉仇恨!
果然,韩禹子转向了他,“曹爱卿,朕记得你此前做过兵部侍郎,早年也随先帝御驾亲征过。
以爱卿所见,当今局势,如何可解?”
“这……”曹纯面露难色。
他是当过兵部侍郎不假,可他并不是靠战功当上的,也不是靠带兵当上的,而是他跟先帝……的关系没法说啊!
但韩禹子的态度也很明显。
这个时候他要是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以后也就无颜站在朝堂上了。
“陛下,微臣以为要想解决当前的困局,先要找到导致困局出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