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英殿 > 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2)(3/5)
两年一轮换,再调另一批。这样轮换着也让大家有个盼头。不过, 第一批随主官上任的官军人数一定要多,也是个气势和威慑,轮换的官军人数则视情势再 定,皇上以为如何?”

    “甚好,甚好!”永乐显然很兴奋,“朕先颁布肇建奴儿干都司的诏书,明春康旺、 王肇舟即率千把官军浩浩荡荡走马上任,新都司一建起,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金幼孜说:“数千里之遥,皇上不能亲往宣谕,得选一个代皇上宣谕的人。” “这个,朕已经想好了。”永乐手一摆,胸有成竹,“御用监太监亦失哈最妥。他本就是女真人,洪武年间入宫,处事沉着老到,忠实可靠,又颇有主见。另外,他身材高大, 人也端庄,稳稳当当,由他代朕携康旺、王肇舟前往奴儿干宣谕当不辱使命。”

    一听又是太监宣旨,大家顿了顿,似是很不情愿地说了“遵旨”两个字。永乐正在兴 头上,解释道,“你们是朕的股肱之臣,放在哪儿,都放一百个心,但朕身边不能没你们。 内官中也不乏出众之辈,命之使然又当奈何?所以,朕一视同仁,择良而用。于军旅上有 一技之长的去军旅,于口才交往上有能力的则命出使,于经营上有建树的则命开矿,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故要命中官作监军,或巡视或出镇。朕用内官是有分寸的,如郑和辈,出使西洋数年来为我大明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侯显出使乌斯藏,李达出使西域,海童数往瓦剌、鞑靼,多少蛮夷小邦来朝纳贡,罗拜阙下,古来少有。列位爱卿,大可不必为此过于紧张。”

    “皇上明鉴。”众人回应道。

    永乐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用太监也好,用大臣也罢,他都能完全掌控。尽管替皇帝削除了前进路上的无数障碍,佞臣陈瑛、纪纲玩的有点过火了,永乐并不手软,以极刑切断了他们和皇家的联系。终永乐之世,文臣武将中妄自尊大者有,却没有一个骄横跋扈得出圈的。到他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统治时期,皇帝的权威依然无人敢于撼动。到宣宗朱瞻基的儿子英宗朱祁镇正统以后,皇帝小而宦官亲的事件每每出现,太监指挥和操纵皇帝,终于酿成明中叶以后的宦寺之祸。

    宋礼、金纯、蔺芳及随从官员二十余人乘坐一艘大船自南京溯运北上。过长江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