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了个疙瘩,认识几个字,早听说过历代宦官为害朝政之事, 对宦官、包括郑和都没有一点好印象。然而,从辽阳接触亦失哈到今天修衙建府、赠送衣物、筹建永宁寺,哪一件,亦失哈都想在了他的前面,哪一件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他这个新上任的长官在铺路。由此,他对宦官、对亦失哈、乃至对郑和的看法一下子全都改变了。 皇上英明,他所拔擢的官员大都也是敢于和善于任事的。他又联想到了自己,辽东守边近 二十年,若无贤人相荐,今日又怎能在边疆大展宏图?惟有把这边陲治理得安安静静,让 朝廷放一百个心,才不会愧对皇上、愧对举荐者!像饮了一杯温热的醇酒,热乎乎从喉管 滑向胃里,热力四散,周身温暖,进而,浑身的热血在那一瞬沸腾,发出一路的欢歌。
“永宁寺,永宁寺,再贴切不过!”康旺情不自禁,“祈我边陲永宁,愿我边陲永宁, 保我边陲永宁,就按钦差大人所言,和都司衙门一起,近日就开工修缮和建设,待公公明年或后年再来的时候,完整的都司衙门和庄严的永宁寺就是给公公、给朝廷的一个献礼。”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又聚集了很多人,一阵欢快的鼓笛之声淹没了他们的谈话,把剌答哈只能断断续续听一些翻译过来的话,也大致明白了什么意思,早等得不耐烦,待康旺言毕,便把几人推到帐外,推进了狂欢的人群中。 原来,是人们看到了大明使臣和都司官员的善举,又自发地聚集起来,感谢皇上的恩德,庆贺这亘古未有的大喜事。
自汶上县衙往东北方向走上十几里就是彩山。马随人愿,小半个时辰,宋礼、史诚祖就到了。冬麦已一尺多高,千里原野绿油油一片,煞是好看。由官道下到田间小路,打听 了两个人,问到白英及所在,真是无人不晓,所以,他们很顺利地就到了白英的房前。
院落不大,半人多高齐整的树枝把五间泥墙草顶的房子围在当中,柴门敞开着,屋里不时传出轻轻的说话声。史诚祖打发一个差役前去通禀,屋里很快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的 老者,见了宋礼等人纳头便拜道:“草民白英不知列位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宋某是来求贤的,安敢受此大礼?”宋礼紧走几步将白英扶起。白英起来将客人让进屋里,分宾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