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之心天地可鉴!此去泉台也 会为皇上整治奸贪……”
永乐低下了头,不知是后悔还是痛楚,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向宝回府收拾东西。牵着马随意走着,他毫无怨言,内心反倒泛出了丝丝欣喜。京师那么多离奇的事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一时不知是自己连累了太子,还是太子牵连了自己。 二十年来,他由兵部员外郎升任通政使,因不善言辞转任应天府尹。建文年间因劝皇帝勿 作复古之政被贬谪广西,今上即位复职。应天府的任上一干就是十余年。除了俸钞,余财分文不取,永乐初年多少积案,半年内全都理清了,说不上诉讼公平,也是八、九不离十。 最近这是怎么了,没完没了的无头案?种种迹象表明,夺嫡之风愈刮愈烈,若不是金忠护 着,朝堂上还不定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查下去,投鼠忌器;不查,又无法交差。也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京外任职,倒落得心里清净。正想得出神,听后面有人叫,却是顾佐。
“向大人,请到聚星阁一叙,也算是给大人舒舒心。”二人同僚几年,在廉洁操守方面同气,惺惺相惜。
“在下也没有什么不开心的,”向宝摇头,“你知道,我一向喜欢清净、简单,应对起繁复之事就有些力不从心,皇上这样安排,也是知人善任。聚星阁就不去了,若不嫌弃, 一路走走挺好。”
“大人这是哪里话,你是前辈,理应受到尊重。” “不然,从今以后我就是从六品的判官了,你是正三品的府尹,刚才皇上还在说尊卑长幼之事,到了你我这儿就更要注意了。” 向宝知道,顾佐更明白,这应天府尹的差事就是个生满虱子的大胖袄,谁披上了都不舒服,尤其是汉王夺嫡扰攘的当口。毕竟向宝贬官离任,说几句带气的话顾佐也不计较, “同僚数年,我懂大人,大人自然也知我的脾气秉性。你就是一介草民了,在我眼中也是 前辈,大人有什么事需要顾佐,三寸字条即可。”
向宝长叹了一口气,望望长长的街巷,好半天不说话。人心不古,如顾佐这样的人真是不多了,过去是主官与从官,从今天起,二人再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既然顾佐有诚意, 说几句心里话也未尝不可。
时已正午,街上行人不多,有一、两个出来办事的,也行色匆匆,整个南京都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