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英殿 > 第52章 封番王瓦剌大集会 展伟才沐英巧用兵(2)(1/4)
    “接受了朝廷的敕封,我瓦剌三部就是大明的臣民,”马哈木絮叨完了,说出了自己最终的想法,“皇上就是遮护我们的高山峻岭,天地广阔,河海无边,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都是皇上的,有了皇上作护身之盾,我们能拧断强壮者的脖颈,折断威猛者的腰脊,让每一个异族的驻地都有千万人头落地,让鞑靼的热血流成一条土剌河,以偿付父亲和我们 过去死伤的亲人。”

    马哈木的话让海童吃惊非小。几天来,海童一直在观察着马哈木,这个五大三粗、高颧骨、大眼睛、脸上写满仇恨的青年汉子绝非一般的等闲之辈,用蒙古人的话说,他眼里有火,面上有光,血液里都奔腾着智慧、复仇和争霸的火焰。而他似乎又在拥戴大明的幌子下掩饰着什么,酒后真言而欲盖弥彰,勃勃雄心却又藏不住,遇到精明的海童,展现出的自然是令人啼笑皆非、不能小觑的结果了。

    将来与大明为敌的不是鞑靼会是瓦剌吗?马哈木会甘心情愿做屈居人下的王爷?海童的心思飞快地转着。与马哈木相比,另外两个王爷和马哈木死去的父亲浩海的年纪差不多, 看样子并没有太大的作为。略胖的太平不太爱说话,很像个过小日子的人;把秃孛罗倒还有话,三角眼总是眨巴着,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海童想着、试探着,他要把三人的真实想法彻底摸清楚。

    海童深知蒙古人的酒量,已有了六、七分酒意的他不得不以醉态应对,遂放缓了语速, 偶尔口吃一下,表示自己的不胜酒力。

    “王爷为父报仇的心情老夫很理解,中原有句俗语叫做‘父仇不报,枉为人子’,可还有一句话叫‘冤家宜解不宜结’,总这样打打杀杀何时是个头?故吾皇宽有四海之心, 无数次遣使各部,既希望诸部间相安无事,更希望与我大明和睦相处,贸易往来。侯显侯公公第三次去了乌斯藏,皇上专从陕西调往乌斯藏督修驿站的官军就有几百人;使臣傅安被扣撒马尔罕十几年,皇上也是不改初衷啊!这不,傅安、陈诚、李达又往西域各国去了;老夫到你这儿也已三次了,就是为睦、睦邻友好。你知道郑和郑公公吗?就那气魄,率两 万多人的大船队岀使西洋各国,那最大的船比你这草原上大汗所用的最大的穹帐还要大吧?为甚去呢,也是为结好各国。这些年,来我大明的,不管是过去结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