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麴义骁勇善战,却也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加上其乃凉州人士,与袁绍麾下文武重臣多有不和。
不久后麴义因骄纵不轨,受主公袁绍猜忌,最终获罪被杀。其麾下先登营亦被袁绍整编,充作直属部队。
如今袁斌初次上阵,袁绍便安排先登营这等精锐护其周全,足见袁绍爱子之意!
袁斌也早闻先登营威名,自是欣喜万分道:
“谢父亲!季彦定不会让父亲失望,必为我袁家立下大功!”
袁尚见代父留守邺城计划落空,甚至自己“垂涎”已久的先登营,竟也被父亲赐予四弟袁斌,心中不由妒意更盛。
其将心一横,竟对父亲袁绍请命道:
“父亲!四弟年幼识浅,未经风浪,请父亲将先登营交予孩儿!孩儿愿率军出征,为父亲擒来公孙瓒。”
此言一出,不光是袁斌愤愤不平,连袁尚倚赖甚重的审配,逢纪亦是眉头大皱。
袁尚如此直白与袁斌抢功,明显是见父亲袁绍被沮授,袁斌说动,有亲自坐镇邺城之意,那自己安插亲信,培植己方势力的意图便付诸东流。
那便不如退而求其次,与袁斌争夺兵权,将先登营收入囊中,借出征公孙瓒获取军中威望!
只可惜袁尚的如意算盘,根本瞒不住父亲在内的场中众人。
袁斌少年老成,心性沉稳,他虽对三哥的咄咄相逼,也是心中恼怒,但他素知袁家内部矛盾重重,父亲也未必便会如袁尚所愿。
果然,袁绍面色阴晴不定,对袁尚这个宠爱的三子也浮起一丝不满之色。
沮授对袁尚“表演”颇有些嗤之以鼻,他这等智者在袁家多年,早对袁家诸子秉性洞若观火。
袁斌虽是主公宠爱幼子,但从不恃宠而骄,为人低调。今日请命与自己领军出征,必定也有避祸自保之意。
沮授一向以袁家大局为重,他权衡片刻,谏言道:
“主公,二位公子皆为仁孝之人。但三公子久随主公理政,事务娴熟,正当辅佐主公,一同留守邺城。四公子虽年轻,却志存高远,心向军旅,正可投身战阵,磨砺一番!如此二位公子各行其是,方可为主公分忧。”
沮授之言,正和袁绍心意,